第一塊安全標志樁的來源
發布時間:2019/03/13
在唐山老火車站貨場外公路一路口處出土一塊標有“PMR 京奉路”字樣的鐵路地界樁,這塊界樁為方柱形水泥制品,全高約1.07米,據考證,該樁埋設于1907年,距今已有108年的歷史,屬清代遺物。
建于1881年的唐胥鐵路是中國第一條自建鐵路, 唐山老火車站作為“中華第一站” 。1881年,唐胥鐵路建成通車后,將開灤煤炭外運遠銷。1888年,唐胥鐵路延至天津, 1893年又向東延伸至山海關,全線稱為“津榆鐵路”(山海關在歷史上曾稱“榆關”)。之后這條鐵路繼續延長,至1907年,北京至奉天(今沈陽)鐵路全線開通,全長1042公里,成為當年貫通山海關內外的唯一鐵路通道,清政府將該路定名為“京奉鐵路”。為了界定鐵路的土地地界,于是在鐵路線兩側約半華里埋設“PMR京奉路”地界樁(現稱安全標志樁)。
相對比清代的“地界樁”,我們的玻璃鋼標志樁可高級多了,玻璃鋼標志樁采用優異的絕緣材料,其優良的絕緣性防止漏電,在高頻下能保持良好的節電性能,不反射,不阻斷微波的傳播,不生銹,耐用,安全。玻璃鋼標志樁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,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。并符合國家要求的環保標準,滿足未來發展需要,在樁體表面有明顯的夜光效果的安全警示標示,色澤鮮亮,不易脫落,警示性強,彌補了水泥標志樁的不足。
社會在不斷的發展,隨著祖國的強大,這塊已經在地下沉睡了108年的地界樁被發現出土,見證了唐山作為中國鐵路發源地的百年歷史。